各位同学:
根据《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邓稼先研究生创新奖管理办法(暂行)》[所发2017(90)],现将邓稼先研究生创新奖评定工作的要求通知如下,请符合条件的毕业年级博士生积极按照通知参与2019年邓稼先研究生创新奖的评定。
我所将向提名奖获得者和邓稼先研究生创新奖获得者发放奖励金,并颁发荣誉证书。获得奖项(含提名奖)的我所统招博士研究生、统招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计划内交流博士研究生具备按照我所事业编制人才引进管理办法申请入所资格(所聘博士后岗位或者直接进入事业编制),并一次性获得10000元(提名奖获得者)或20000元(邓稼先创新奖获得者)的奖金及荣誉证书。
奖项评定日程安排:
2019年11月10日前:提交报奖材料
2019年11月20日前:教研室级学术报告及相应资料提交
2019年12月前,全部报奖材料公示
2020年1月前,外单位专家匿名函评
2020年1月中旬,所级会议评审,答辩
详细流程及要求如下:
一、申报条件
以下三类人员中,2020年应毕业的九所非在职博士研究生可参与邓稼先研究生创新奖的评选:
㈠中物院研究生院统招且由九所培养并参加全日制学习的研究生(以下简称“统招研究生”);
㈡院研究生院与其他招生单位联合招生且由九所导师担任第一或第二导师的研究生(以下简称“联合培养研究生”);
㈢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计划内交流研究生”。
申报奖项的最基本条件包括:
㈠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㈡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中物院研究生院和九所的各项规章制度;
㈢ 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成绩优良,在科研活动中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发表过高水平的科研论文;
㈣ 积极参加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认真完成导师交付的科研任务;
㈤ 课程学习和发表论文情况已满足其学籍所在单位的毕业条件和学位授予条件。
具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能参加“邓稼先”研究生创新奖的评定:
㈠ 评定时间段内非因病休学的;
㈡ 受到过行政或党、团组织警告以上处分的;
㈢ 有学术不端行为的;
㈣ 不满足学位授予单位毕业条件的;
㈤ 未在规定时间内上交申报材料的。
二、报奖材料
2019年11月10日前,提交下列报奖材料至人资处。
请申请人认真填写附件1、附件2、附件3、附件4、附件5,并按要求开具及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1)附件1提交纸质签字版(本人签字、导师签字,教研室或科研室负责人签字)原件1份和签字后的电子扫描件。
(2)附件2提交纸质签字版(本人签字、导师签字)原件1份和签字后的电子扫描件。
(3)附件3提交纸质签字版(推荐专家签字)原件各1份(共2封专家推荐信)和签字后的电子扫描件。
(4)附件4仅提交电子版,不需提交纸质版;填写时请参考范例,并按照范例格式修改本人所填内容,提交前请务必仔细检查,以保证填表格式正确、信息准确。
(5)附件5:
—>对于九所统招研究生及联合培养研究生:附件5按要求填写后,将该表纸质版原件1份交至研究生院教育处董老师(56989368;dongll@gscaep.ac.cn),用该表换取加盖研究生院教务公章的《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成绩证明》(即成绩单)原件1份。附件5纸质及电子版均不需要交至九所;此外,九所统招及联合培养研究生不需要开具符合毕业条件证明,由我所根据研究生毕业条件自行审核。
—>对于九所交流研究生:请根据学籍所在单位要求,开具加盖教务公章的成绩单原件1份,以及加盖相关管理部门公章的符合毕业条件证明原件1份(没有固定格式,根据学籍所在单位要求自行开具)。
(6)《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成绩证明》(成绩单)和符合毕业条件证明请各提交纸质版原件1份和电子版扫描件。再次提醒,只有交流研究生需要提交符合毕业条件证明,九所统招研究生(含联合培养统招生)不需要。
(7)科研成果证明材料:附件1、附件2、附件3、附件4中所提及的全部科研成果证明材料均须提交电子版(其中,论文、专著、会议报告须提交全文电子版,其他材料按需提交电子材料。注意,如果有材料是ppt,请务必转制成pdf版本,文件不要太大!)及纸质版。没有证明材料的科研成果不计入有效申请材料!
对于须提交的纸质版科研成果证明材料,包括:发表论文首页复印件(或有导师签字的录用通知、接收函,须签署签字日期)、获奖证书复印件、出版专著封面复印件、专利发明证书复印件、会议邀请函/会议通知/会议日程复印件以及其他申请过程中产生的证明材料复印件,各一式一份。
(8)个人全部报奖材料电子版须放在一个压缩包里,压缩包命名为“本人姓名+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填写要求参见附件4-博士专业项目)。
综上,每位参评学生初次提交的申报材料包括:
纸质版:附件1、附件2、附件3、附件4、申请相关证明材料(包括课程学分证明(成绩单)、符合毕业条件证明(仅交流研究生)、全部科研成果证明材料等)。具体份数及材料要求见第(1)项至第(8项)。
电子版:附件1、附件2、附件3、附件4、申请相关证明材料(包括课程学分证明(成绩单)、符合毕业条件证明(仅交流研究生)、全部科研成果证明材料等)。具体份数及材料要求见第(1)项至第(8项)。
个人申请材料压缩包内电子文档整理及命名要求如下:
文件内容 |
文件 格式 |
文件命名为 |
备注 |
附件1_邓稼先研究生创新奖推荐审批表 |
|
姓名-推荐审批表 |
本人签字、九所导师签字,教研室或科研室负责人签字后的扫描件 |
附件2_科研成果目录 |
|
姓名-科研成果目录 |
本人、九所导师签字后的扫描件 |
附件3_专家推荐信 |
|
姓名-推荐信1 姓名-推荐信2 |
推荐专家签字后的扫描件 |
附件4_邓稼先研究生创新奖信息汇总表 |
excel |
姓名-汇总表 |
填写要求见表格备注,务必真实准确。 |
证明材料 |
文件夹 |
姓名-证明材料 |
同一申请人的全部证明材料须放到同一个文件夹里。包括课程学分证明(成绩单)、符合毕业条件证明(仅交流研究生)、全部科研成果证明材料等。 |
请最晚2019年11月10日前将上述报奖材料提交至人资处,进行申报材料初审。
提交方法:
1、电子版发送至人资处黄老师,联系邮箱:huangshuo91@126.com ,联系电话:59872792,59872342
2、纸质版交至助管朱子瑾,联系邮箱:zhuzijin17@gscaep.ac.cn, zhuzijin1996@163.com,联系电话:18811784318
三、教研室级公开学术报告
2019年11月20日前,完成教研室级公开学术报告及资料提交。
通过申报材料初审的申请人均需在本教研室内做公开学术报告(可提前准备学术报告ppt),学术报告时间及地点待定(预计11月中旬),以所在教研室通知为准。
注:教研室级学术报告面向全所公开,报告前须张贴海报。
2019年11月20 日前,由教研室提交以下材料至人资处黄老师:
(1)参加报告人员签到表纸质版原件1份;
(2)《附件6_教研室评价评价推荐意见》:教研室根据学生综合科研能力及学术报告情况,对本教研室全部申请人的评价意见纸质签字版原件1份(《附件6_教研室评价推荐意见》)。每个教研室仅需提供1份,包含对本教研室全部申请人的评价推荐意见即可;
2019年11月20 日前,由参评学生提交学术报告ppt(pdf格式)至人资处黄老师,邮件标题与学术报告请均命名为:本人姓名-教研室学术报告。联系邮箱:huangshuo91@126.com。
四、全部报奖材料面向全所公示5个工作日
五、外单位专家匿名函评
六、2019年1月中旬,所级会议评审,参评学生答辩
七、评审结果面向全所公示5个工作日
附件:
1. 邓稼先研究生创新奖推荐审批表
2. 科研成果目录
3. 专家推荐信
4. 邓稼先研究生创新奖信息汇总表
5. 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个人汇总表
6. 教研室评价推荐意见
注:相关附件材料请至九所研究生教育公共邮箱下载。
人力资源处
2019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