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总站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首页首页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是中物院研究生教育的发源所,1984年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成立研究生部,这标志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教育的开端。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拥有完善的学科研究体系,数学、物理学、力学均建立了从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所现有物理(1991年建站)、数学(1991年建站)与力学(2007年建站)三个博士后流动站,目前有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80余名;具有物理学、数学、力学、核科学与技术四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理论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核能科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应用、无线电物理、光学、流体力学十一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研究所现有博士生导师60余名,硕士生导师120余名,凭借一支由“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两院院士和学科领军人物为主体的导师队伍,系统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科技人才。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每年招收学术性硕士研究生约15~17名、博士研究生约25名,其中推免生和直博生共计约15~20名。


   【作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下属单位,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的研究生招生关系隶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报考我单位研究生,请登录研究生院官网http://gscaep.ac.cn报名。更多最新招生通知也请及时关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网站信息。报名时请注意: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培养单位代码是909

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教研室

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是我院传统优势学科,通过几十年不懈努力,该学科在几个研究方向取得了系列重要研究成果,现有周毓麟、郭柏灵、江松三位院士,还获得两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在我院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

基础数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非线性发展方程与无穷维动力系统,偏微分方程的调和分析方法,现代调和分析理论三个研究方向,主要结合现代分析方法(泛函分析、调和分析、随机分析等)研究源于流体力学、等离子物理、武器物理研究、量子场论、大气海洋科学及天体物理中的偏微分方程,利用调和分析、优化理论、压缩感知、小波分析等数学理论和快速算法研究面向数据科学领域的数据处理新方法与新理论。这些研究不仅在数学上极富挑战性,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在物理力学和数据科学中亦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应用数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量子可压缩流体力学的数学理论,流体动力学方程的数学理论,工程力学中偏微分方程的数学理论。量子可压缩流体力学的数学理论主要研究粘性依赖于密度的量子可压缩流体力学方程组的整体适定性、RT不稳定性、爆破解的存在机制、时间趋于无穷解的渐近性及其耗散下解的衰减性。流体力学和工程力学中偏微分方程的数学理论研究主要考虑不可压缩和可压缩Euler方程和Navier-Stokes方程解的适定性,稳定性以及大时间行为等,研究成果不仅有益于相关实际问题机理的认识,而且有益于这些相关问题数值方法的设计和数值模拟。

我所基础数学研究工作在近10年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金、重点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的攀登计划项目、核心数学973、非线性科学973等项目的资助。本学科人员经常到国内外高等学校和研究单位访问、讲学,推动了我所和兄弟单位的学术交流,提高了学术水平,吸引了不少人才来我所从事主战场工作,同时也为我所获得了很好的学术声誉。

应用数学近年来在在非线性发展方程与无穷维动力系统、量子场方程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


计算数学教研室

中物院计算数学专业根据我国国防建设的重大需求而设立,主要针对武器物理数值模拟中关键科学问题,围绕可计算建模与数值方法开展研究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常微分与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流体力学数值方法、粒子输运数值方法、随机过程数值方法以及并行计算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是中物院学科发展重要的支柱学科。

本学科由应用问题驱动,在国内独具特色,部分领域在国际领先。近年来在数值模拟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重要的学术期刊发表一百多篇论文,并将数值算法应用到爆轰与内爆、惯性约束聚变等问题的数值模拟中,为武器物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获得国家与军队科技进步奖多项。

师资力量雄厚,培养的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编程能力,不仅为国防建设培养了一批优秀业务骨干,还为高校与企业输送了大量的高质量人才。


理论物理教研室

理论物理学科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课题需求,在凝聚态物理理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及量子信息理论、强场物理及理论原子分子物理等研究方向开展研究工作。在低维凝聚态系统的光电特性、纳米光学/等离激元光子学、实用物态方程、材料物性和动力学的第一性原理及分子动力学研究、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动力学特性研究、强激光场中原子电离的非微扰理论、等离子体辐射性质等领域均取得了系统性的研究成果。理论物理学科基础性强、覆盖面宽、应用面广,具有长期活力和良好发展前景,未来将继续在微纳光电、太赫兹科学和技术、计算材料科学、超冷原子物理及其应用、受控聚变等领域深化和拓展研究。理论物理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的编程、数值计算与模拟、及数据分析能力,就业范围包括高校/科研院所、材料科学相关企业等。


等离子体物理教研室

等离子体物理学科面向国家在聚变科学和能源中的重大需求,以及实验室天体物理和高能量密度物理中的基础物理问题和应用基础问题。涉及激光靶耦合中的非线性问题,强流粒子源、辐射源的产生,与内爆物理及恒星起源、超新星爆炸等有关的流体力学不稳定性,Z-pinch及磁驱动等离子体。已形成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和研究团队,建立了从微观动理学到宏观辐射流体尺度的模拟手段,在激光聚变物理,高能量密度物理,Z箍缩等领域取得国内瞩目的成果,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多名成员在国内大学兼职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研究方向主要包括:

1、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

2、激光等离子体参量不稳定性

3、辐射流体力学、流体力学不稳定性

4、Z-pinch、磁化等离子体物理

近年来也开拓了等离子体光学,超强场中的量子电动力学等新领域。培养的研究生一般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大规模模拟编程和计算能力。就业范围包括:高校,科研院所,核电、航空航天等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公司等。


核物理教研室

教研室下设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核能科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应用三个专业:

(一)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偏重基础研究,通过系统学习核反应模型理论和低、中能核反应计算方法,掌握原子核物理领域常用的理论模型,能够开展核反应理论研究、微观核数据计算与评价,宏观多群参数制作并完成基准检验等工作。毕业研究生适应基础研究机构、对核参数有特别要求的技术部门、核领域软件开发以及核能领域的相关研究工作。近年来,本方向在耦合道光学模型和氘核直接反应等研究中与国际同行合作密切,目前已具备基本完善的模型理论及程序,与国外同步发展。

(二)核能科学与工程

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系统学习掌握中子/光子/X射线在物质中的输运规律及其数值模拟方法,掌握典型的粒子输运数值模拟程序并具备根据应用对程序进行二次开发的能力。毕业生能够适应核反应堆工程中中子物理、燃料管理、辐射屏蔽设计等理论和工程设计任务,有此理论基础可以完全适应工业和医疗机构辐射应用方面的需要,进行辐照剂量监测设计、放射治疗剂量计算和管理等任务。历届毕业生,已在国家重大工程的核辐射诊断学研究、高温高压极端条件下的核反应动力学研究、核工程屏蔽和安全设计、裂变-聚变混合堆包层设计、核军备控制的核查技术、反应堆物理、中子学等领域成为有关单位的科研骨干。近年来在随机中子动力学方面的系统研究,也已成为核反应堆安全评价和事故工况预测的重要基础。

(三)核技术及应用

核技术及应用专业研究领域涉及核辐射测试技术、辐射成像技术与应用等方向,主要从事粒子辐射的产生、传输、探测以及成像相关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研究高能中子、光子及其它粒子在材料中的输运过程,研究探测器及测量系统的能量响应、时间特性、空间分辨能力、探测效率及测量信噪比等问题,发展高效率高分辨的辐射成像技术与图像处理技术。


光学和无线电物理教研室

光学与无线电物理学科专业,是在国家高技术军口863计划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其中自由电子激光、氧碘化学激光以及半导体固体激光器理论与数值模拟以及强激光传输与控制模拟技术一直处于国内息按金水平;而以高功率微波器件设计和关键物理问题研究为特色的强电磁辐射物理和复杂电磁环境预测评估仿真也在国内的相关行业中享有一定的声誉;主要用于武器流体动力学实验定量诊断的高能辐射照相及其图像传输、接收和处理技术,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经过多年的研究,各方面都涌现出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成果。

十三五期间随着研究向着更精密物理、更精准测试与更逼真模拟迈进,本学科多个研究方向都将获得稳定支持。所培养的毕业生也会在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数值模拟和试验设计、分析能力等方面获得良好地训练和熏陶。

本学科毕业生适合于前往科研院所,航天、电子等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公司就职。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教研室

我所拥有全院、乃至全国最先进的高性能计算环境,学科的重点和特色是超级计算软件与应用,依托全国先进的高性能计算环境,围绕国家大科学工程及其数值模拟能力建设的需求,开展大规模并行可扩展算法、并行应用软件设计方法、性能优化、科学与工程计算可视化、数据管理与挖掘等高性能计算共性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研究。本学科在大规模并行计算方向独具特色,取得了国际一流的应用和研究成果,不仅承担并圆满完成了指令性任务,还负责承担了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国防基础科研核科学挑战专项(“百亿亿次计算科学的计算方法与高效能实现”领域)等一批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两百余篇,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与软件著作权,获国家级科技奖10余项,具有的充足的经费支持和很好的研究基础,培养和形成了一支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在内的有较大影响力的人才队伍。

随着超级计算机的日益普及,高性能计算在解决科学研究、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应用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战略工具,本学科专业在未来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前景,所培养的研究生具有较强基础理论知识和数值计算能力,以及在计算机与物理、数学等交叉学科中的创新能力。就业范围包括高性能计算及应用、科研院所、金融证券、计算资源管理等相关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和IT公司。


流体力学教研室

九所流体力学,是研究核装置动作过程中的武器物理中流体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源于武器物理研究,是武器物理的基础学科,在武器研制阶段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核禁试后,是深入认识武器物理规律的基础。通过对各种力的作用下,流体本身的状态,以及流体和固体壁面、流体和流体间、流体和其他运动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深化武器物理认识。包括反应流体力学、计算流体力学、冲击动力学、复杂流体与流体物理四个研究方向。

反应流体力学主要研究化学反应及粒子输运与流体动力学过程耦合的现象。    

计算流体力学主要研究物理计算建模、数值模拟技术及工程数值模拟。    

冲击动力学主要研究冲击波加载条件下材料的动态响应特性。    

复杂流体与流体物理主要研究复杂流动系统演化过程中的特征、机制和规律;发展复杂流动系统(非平衡流、多相流、化学反应流、颗粒流、流体弹塑性体等)的描述方法、模拟方法和分析方法。

该学科已建立了一支具有较强的理论和数值模拟能力及丰富经验的科研队伍,培养了一批从事相关学科研究有丰富经验的高级研究、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