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物理气体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会议

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物理气体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会议纪要

2015年2月2日,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物理气体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应物会议中心召开。专委会委员及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参会,就专业发展和学术问题展开了交流。

专委会李华主任首先致辞。李华主任指出,在国家提倡协同创新、科技发展交叉互融的环境下,专委会应当致力于学术上的共同发展,根据工作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九所作为依托单位,将大力支撑专委会发展,在各位委员的帮助下,将专委会的工作做得更好。

曾学军副主任说,专委会发展很有前途,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在燃烧空气动力学方向,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提倡召开该方向的学术会议。李新亮副主任介绍了中科院力学所在航空航天、超燃等方面的工作,以及其从事的湍流、计算力学方向的研究。

随后,李华主任介绍了于敏院士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情况,与会委员观看了于敏院士生平事迹的视频资料,由衷感慨道,于敏院士是科技界的楷模,值得大家共同学习。

魏素花秘书长回顾了专委会从2001年至2013年举办学术交流会的情况,希望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学会影响力,将学术交流活动办得更有成效。

接下来,各位委员将各自单位的情况、学术团队及研究方向做了具体介绍。会议还邀请了六位委员作学术报告。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刘峰研究员作了“大气环境下强光辐射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的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罗喜胜教授作了“汇聚激波作用下的气体界面不稳定性”的报告,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陈连忠研究员介绍了“measurements of CO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for Mars atmospheric entry by combining OES and TDLAS”,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铁锁研究员报告了“高温气体辐射加热对返回舱气动热环境影响的数值研究”,四所陈强洪高级工程师报告了“关于锥摆尾流场中减速伞塌陷问题的思考”,九所王政研究员作了“空中爆炸流场及其冲击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报告。

学术报告后,专委会委员们就第十七届学术交流会及下次专委会会议的筹备事宜进行了讨论,对今后如何充分发挥学会作用、促进学术发展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大家纷纷表示,应当尽可能地创造互相交流的机会,发挥各自的特长,在交叉领域内互相学习、提高。

本次会议日程安排得非常紧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委会委员们聚集一堂,交流、学习,沟通,总结协会过去的工作。展望协会未来的发展,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返回 Back